Case
古籍介绍

十七、深居天一阁的古书修复师李大东

时间:2012/7/9 作者;东东书保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深居天一阁的古书修复师——李大东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作者阎燕子,<<图书与情报>>2008年01期

怀着对古籍修复工作的一份好奇,2007年暑期,经导师徐雁老师的引荐,我得以至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品修复部学习古籍修复一月有余。学习期间,修复部的王金玉老师在技术上对我进行了启发和指导,我得以第一次接触到了古籍修复工作,并希望能在这条路上继续走出自己的足迹。学习结束之时,与天一阁最资深的古籍修复大师——李大东老师的一番谈话更是激发了我学习的热情和信心。

问:老师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古籍修复的?之前还做过其他工作吗?
答:我中学毕业后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,上山下乡去了黑龙江珍宝岛建设兵团。在那里待了十年。回来差不多30岁了,就到了天一阁。
问:刚到天一阁时您做过什么具体工作?
答:那时在管书库,都是普通古籍,约有10万卷书。主要有线装书、拓片、册页。我查了一下,发现库房里有虫。特别是册页上,虫很多。书被虫吃起来非常非常快,这个对书的破坏性太大了。那时天一阁才9个人,库房管理只有2个人,人员很紧张。我们得先把虫去掉。当时没有什么高科技,就用樟脑丸,放很多,发现不行,杀不掉,虫反而越来越多。有位老先生还因此得病了。因为樟脑丸里含的苯对人体有害,人血液和肝方面会出毛病。所以樟脑丸对我们古籍保护驱虫灭虫方面是没有效果的。我后来采取一个笨办法——靠手工抓。每年霉季以后找两个学生跟我一起一册书一册书地翻,抓了可能有三四年,虫子一年比一年少,后来基本上就没有了。还有些书实在太破了,不能翻,翻开虫子抓不住,书还给你破坏掉了。这种情况,我们就把它放在冰柜里冻,零下30度以下,外边用塑料袋把它包起来,放24小时,拿出来后虫子全部死光。完了用防虫药水再喷洒一下。
再一个就是编目。骆老师(骆兆平先生)带着袁慧、我,还有其他两个老师进行编目、排架、阅览工作。那时人少。有人来查阅的话我们还负责接待。把书拿给他看,看好后又拿回来……都是些繁琐的工作。霉季以后要打扫卫生,湿度太大了还要去潮气。这些工作每天都要干。
问:那您后来是怎么接触到修复这一行的?
答:天一阁本来有个姓洪的老师搞古籍修复,他跟潘美娣、赵嘉福是同一批到北京图书馆学修复的。回来后一段时间他自己在搞。但当时单位人少,他还兼任会计,又要搞基建,所以杂事太多。有空时就修一下书,没空就不搞了。这样就缺人。89还是90年的时候,国家文化部有个文件下来,委托上海图书馆办一个全国的古籍修复班,各省市派去1到2个人。我对这个有兴趣,领导就派我去了。当时浙江去了我和杭州图书馆的一个人。修复培训班里还有广西、福建、南宁等地的其他人。我们在那里学了有半年,吃住都在一起,理论课极少,都是大量的实践工作。那时晚上老师回家以后我们很多同学自己干,做通宵的都有。
有些东西上课时老师不教,我把最破的书挑出来问老师。老师说你个小宁波,想把我的东西都学走是不是?哈哈。那是当然,最破的书都会补了其他当然什么都不怕了。这样,很多课上没教的东西我都会了,比如怎样把书砖揭开来等等。所以课堂上学的都是基本功,课堂以外学的才是真功夫。
那时顾廷龙先生也经常来给我们上古籍版本学、鉴定学等课程。这样我们就学到了一些系统的东西。
我的优势在于在那之前从事了一阵子库房管理工作,对这方面都比较熟悉了。回来以后我就发现我们的库房管理不合理。当时按经史子集编号排列,有的开本小,放在下面,大开本的反而放在上面,这样大本的边缘就垂下来。按照古籍保护的原理,应该呈金字塔形放置,大的在下面,小的在上面,这样书都很平整了。所以在排架上应该灵活一点,不一定很死板地按号排书,大的小的都不管。这样古籍保护好了,提书也方便。
问:那古籍修复方面经验应该比理论重要得多?
答:是的,没经验你光说是没用的。但如果你们能把知识和技术结合起来,就更好了。
问:您觉得在古籍修复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或者失误是什么?
答:应该是没经验、心粗和自以为是。比如有一些古籍,原本小修小补就可以修复过来。但有些人可能对它全部进行托裱。外面的人不懂,可能说你做得好。内行看它就是罪过了。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很多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。这对古籍来讲是个祸害。日本也在搞古籍修复,他们认为中国的古籍修复市场很大。几年前有人来找我,说想打开中国市场,问我有没有业务能介绍给他们。我向他们询问一些情况。问到纸张选择的时候,他们不肯明说。后来又来了几次,我让他们把他们补的东西拿来看看。他带了他们补得最好的。我一看,说这个完蛋了。为什么呢?他们把有几个小破损洞的书页都托裱了。我们这里是绝对不允许的。他们提出要看一下我们的修复过程,我拒绝了。就让他们看了一下我们冲泡浆糊。他们说他们的浆糊是用淀粉冲泡。我讲我们还依照中国最传统的方法来做。他们笑说中国的传统现在都在日本。我说我们的东西是老祖宗传下来的,没断过。话虽这么说,但我们也有必要进行反省,反省什么?——中国的古籍修复如果不按照正宗的手艺,也没有更好的科技来代替,自己马马虎虎搞一下,最后可能变种。变了以后就可能被外国人竞争下去。日本人是很有竞争力的。在我们国家,这一点确实有些不足,好多人得过且过,有门户之见,这是以后年轻人必须要打破的间隙。
问:在您之前天一阁还有从事古籍修复的师傅吗?
答:最早的时候大概是在60年代有个姓严的师傅,他没有经过过专业训练。我来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,只有文字记载。前面提到的洪师傅也是一位。但他不是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。他的主要兴趣在于古建筑上,天一阁很多古建筑的维修都是他负责的。
我从上海回来以后一个人专门搞修复,搞了很多年。后来一个人确实任务完不成,报社的朋友帮忙呼吁了一下,“内参”也转载了,上上下下很多人就开始重视了。于是决定招几个人进来扩大一下队伍。就是在那个时候,王老师(王金玉)、邱老师(邱丹凤)、施老师(施美君)三个人经过考核以后进来了。古籍修复组成立以后影响还是比较大的。去年科举文献414册修补好,也是个大事,基本上都是孤本,送去出版。从另一个角度讲,古籍修复如果能跟图书馆专业结合起来,也确实是件好事。虽然工作单调,跟外界交际面少,评职称困难,写文章难度也大。但如果性子能定下来,就是为我们的老祖宗守业,也为下一代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。这方面的益处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。
问:修复成果的鉴定标准有那些?
答:这很简单,好的就是好的,没好就是没好。首先要把破损的补好,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,封面、副页配好,按照原来的装帧装好,这就是修好了。更细的标准,比如补的洞平整不平整;浆糊用得好不好(浆糊不能老不能生,要用水养起来,把火气压下去,让它变得温和),太厚的浆糊补出来的书就皱皱巴巴的。纸差别不能太大。修好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每道工序都要做好,都有严格的要求。我们补书要求软、平整、匀称
问:修复以后的古籍有什么保护措施吗?
答:很多。首先去虫,人进去的时候一定不能把虫带进去。其次,库房恒温恒湿,进行密封,窗户用东西贴死。另外,防盗也很重要。现在库房实行专人专治,书少了是一个人的事情。其他人进去要登记,进去的时间,进去干什么,谁陪你进去的等等。所以现在我们拿书都在外面交接,不到库房里面去了。出了事情公安局都要插手的。现在提书和入库的工作都比较严格。领出来的书也要进行严格的登记,版本、页码、装帧、破损情况等等。
问:古籍的数量是有限的,您认为修复人员会不会面临无书可补的局面?
答:这个几百年都不用发愁的,哈哈。从现成的图书馆目录统计出来的就有3000万册,这还只是个大概数字。这样的话,如果有百分之一的要补都很不得了。全国现在像我这样年龄的修复人员不到100个,重新培养的新人目前还是不多。即便培养起来的,也有很多人后来转行。待遇不好,这些人为吃饭不得不转行做其他。所以从事这项工作一定要有浓厚的兴趣才做得下去。
问:在修复行业里,除了人才短缺以外,您认为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吗?
答:除了人的问题外,还有物质问题。要达到整旧如旧的标准,修复材料要跟得上。材料上主要有纸、线(真丝,不能用混纺,现在我们用的线三五个人拉都拉不断的)等等。封面纸的问题还没解决。古代很多封面用植物颜料做的,植物颜料没有酸性,有一点点碱性。目前我们国内用植物颜料做封面纸的还找不到。去年我到新疆区,发现那边有这个材料。他们那边搞地毯,花纹非常漂亮。我找到技术人员,问他了两个问题:第一,这个地毯能不能用洗洁精洗,能不能用水泡?他说洗洁精、肥皂打上去都没问题,开水也可以泡。第二,你们的颜料从哪里来?矿物颜料有没有?他说一部分颜料从中东进过来的。矿物颜料也有。这样的颜料几百上千年都不变色的。最后,我跟他讲,这个颜料,贵一点不要紧,我也不问你的配方,你把配好的颜料卖给我。他说不卖。我问为什么不卖,一百块的东西我可以给你一千块。他说这是我们的绝密,你们拿去化验,一化就知道了。所以他们是不肯卖的。封面纸问题到现在还没解决。
这里的研究课题还是很多的。比如现代纸张与古代纸张,古代纸张的种类、配方、颜料组合……都是很有讲究的。《天工开物》等书上有,但不详细。可以利用网络再查查看。
另外还有遛口的纸,我们现在的纸都太厚。有一点薄的,但用完就没有了。太薄的纸买不到。我从上海图书馆回来时带了一点,当时想一个人补书一辈子都用不完。现在人增加了,很快就用完了。上海图书馆的纸也不多了。当时的纸是50年代买的。现在的机器造纸很多,但手工造纸越来越少。这种薄棉纸几个图书馆合起来用量都不会大,造起来不划算,所以也就没人造了。
问:您觉得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应该具备什么素质?或者说气质?
答:我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几点。首先,学历是次要的,学历高的我一般不看好,为什么呢?学历一高,眼界、心智自然也高,他会从大的角度考虑,所以这个行业他是做不久的。做这一行,一定要真心实意地热爱这个工作,不为名利所动,心不能太活。第二要文静,要静得下来。交际不需要太广。我们需要谦虚、低调、踏实的人,一点都不能虚。会就会,不会就不会。你会五分只能说三分,不能过分夸张。还有需要耐心和细心。心灵手巧。有些人很笨,不会触类旁通,教他一就是一。如果这几个条件成熟了,应该就可以了。
问:那年轻人从事这一行要克服那些困难或者障碍?
答:一个是你的志向。研究生也可以研究古籍修复。我们古籍修复工作现在都是吃老本的,只是一代一代往下传。没有把最早的上千年的东西总结起来:有多少种修复方法,有多少种材料可以应用……这很可惜。完整的古籍修复应该清楚它的版本来源、纸浆来源、纸浆的组合成分、纸张的厚薄、光泽度、拉力,封面纸的颜料,墨的材料组合等等,很多。所以一本书里的所有东西应该都是可以研究的。我个人认为,这个工作是很适合女同志的。以前皇宫里才有这个行业,包括裱画,民间是没有的。所以它的源头是很高贵的。像米芾等大家以前也都会裱画的。
问:那这一行是大概什么时候流传到民间的?
答:可能在宋以后。唐之前还比较严格。明以后的民间裱画就渐渐多起来了。
问:到了近代是否有所衰落?
答:这个没有统计数据。只能说以前都是私人藏书,国家有固定的,费用很高。一些民间藏书家也修不起,有些人自己搞搞,但补得很难看。现在比五六十年代更重视了。
问:包括古籍修复在内的很多传统工艺面临失传,您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?
答:这个是有历史根源的。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传统手工工艺的师徒关系太明确、太保守、太严格了。就像以前家族的很多东西传儿子不传女儿一样。再一个就是社会物质不丰富,人家必须依靠这个手工工艺来生存发展。这是个根源。另外,现人急功近利、心浮气躁,常常出现学艺不精就拿出去卖弄的情况,所以很多传统老艺人不愿意带徒。
以前藏书的人都是有钱的人,但这些书藏起来都是不公开的。有时私下用好本子互相交换。手上有破书也不说,说了会觉得脸上无光。自己不补,也不找外面的人补。所以有些破损书就这样流传下来了。当然也有一些会补的人被有钱人请去补书,但一年补不了多少。他不愿意带徒弟,即便带三四个,数量也是很有限的。所以这样供需就失衡了。有些人无所谓,不来补就算了,放着就放着好了。
其实补书有时候是亏本的。像我们这样,一天补不了几页书,工资要照发,钱没挣回来,还要采购原料。从这方面讲我们是亏的。但从国家文物保护的角度来讲,我们是赚的。所以这项工作不能用钱来衡量。古籍修复的成就是可以流芳百世的。几千年以后,你什么都没了,但你修过的东西还在,这就是个人对国家的贡献所在。
 
结语:
老师的话让我对古籍修复行业有了一些了解,也多了一分敬佩。老师们能在这一行业默默无闻、兢兢业业地恪守这么多年,确实为我们后辈学习树立了榜样。古籍修复是国家文物保护工作的一部分。这项工作做好了,不仅保存了祖先传下来的文物,更是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正像老师所说的:“几千年以后,你什么都没了,但你修过的东西还在,这就是个人对国家的贡献所在。”

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来天一阁学习。祝老师身体健康,工作顺利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