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se
古籍介绍

格言:修补后要按原样装帧是整旧如旧的保证

时间:2012/6/14 作者;东东书保院 李大东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格言:修补后要按原样装帧是整旧如旧的保证

 

    漫漫岁月,历经时空人间劫难的幸存古籍,今天不少已被书虫蛀的横七竖八、整页洞孔遍布,甚至碎片散字乱成一堆,惨不忍睹;有些已霉变腐朽,书页粘连板结,几乎变成一块书砖;有些已残破、焦脆、连封面、副页都找不到……不少孤本,善本因此而被判“死书”,如不抢救修复,将是万金买不回的巨大损失。

抢救修复的原则是整旧如旧,而整旧如旧的唯一途径只能是修补一法,绝不能轻易用托裱(除书页腐烂,沾水坏页等非托裱处)。我在修补这类特别严重残破的古籍时,无论是孤本,善本还是普通古籍,一律平等对待,高度重视。历史明白无误地告诫我们,孤本、善本……当得起价值连城或一字值千金等美誉,而在多少年之前可能是普通书籍。同样道理,对天灾、人祸、战争等不可预测和不可抗拒的恶劣动乱环境,谁都保证不了今后茫茫光阴的安排,说不定今天的普通古籍,千百年以后会成为人类珍贵文化遗产的瑰宝。

修补前,必须认真记下该书的年代和装帧形式,是包背装还是线装或其他形式,以便修复后按原样装帧,如封面残破的只剩下残破书签或名人题字等文字,按原位置补上,保持原貌,千万不要当废纸丢掉。 选择适宜的修补配纸,是整旧如旧的前提。鉴于明、清时代的补纸极难找到,目前只能把相同质地的接近的各种皮纸,竹纸,竹和有关皮料混合成的种种优质传统手工纸等进行仿古染纸,只有这样,修复后的古籍才能一展犹如古旧原版的风采。

我曾调查了不少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实物,结合本馆残破书中先人曾补过的古籍,发现了不少违背整旧如旧原则的情况,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:

 一、乱配补纸,随意性太大,对各朝代古籍纸张的特点缺乏了解或轻视修补这个特殊工程。如元、明时代的古籍纸张大多用福建的竹纸;浙江刻本的纸张多以绵纸为主,竹纸次之。明洪武至弘治间的早期刻本纸张,多以皮纸为主,竹纸次之,正德至嘉靖间早期刻本纸张,多以皮纸或竹纸为主,平分秋色,很少用绵纸;万历至崇祯间的后期刻本,多以黄色竹纸为主,很少用皮纸或绵纸;清刻本基本上用竹纸,有时也用浙江桃花纸、连史纸等。现在我们大量接触的是清刻本。明刻本不多见了,宋、元刻本更是罕见。而那些不重视各时代刻本纸张的修补者,随便地用绵纸去补黄竹纸,用白纸去补有色纸书页,待修补后一看,活像个大花脸,使古籍变了味,走了调。

二、自作主张地改变原书装帧形式。明刻本多以包背装为主,清刻本基本上是线装,有些修补人员认为包背装太麻烦,干脆改为线装;有些线装本明明是有封面、封底,却过多地考虑加强保护,自作聪明地再附加上封面、封底,摇身一变成了罕见的双封面装帧形式;有些古籍原本是纸捻钉毛装,连书籍毛边都不切裁整齐,有人却好心地给毛装本穿上书衣——弄巧成拙,成了败笔;有关专家见之,一定会强烈批评,要求立刻纠正。退一步说,多少年后,有关专家考证这类特殊装帧,又会引发许多是非争议。

三、修补蛀洞破页时,有些人仅把纸撕成0.1厘米,既耗工夫又不牢固,我发现有些洞都遮不住。又如一根火柴棍粗的蛀洞,有人硬把补纸撕成手指宽,好似贴伤膏。这种补法都严重地影响了整旧如旧的质量。 在长期实践中,在和修复高手的交流中,我认为补纸撕到0.2厘米左右为合适,既保证了牢固又体现了艺术技巧,基本上达到整旧如旧的要求。版本学家如用手触摸或眼睛明察纸质来加以鉴别,如同原版书一样的效果。假如托裱后的书页,厚度加倍,硬度大增,几乎是换了筋骨变了样。 众多高手、专家在长期的修复古籍实践中,综合考虑到各方面对古籍的严格衡量标准,从而得出一条万金不换的格言:修补要按原样装帧是整旧如旧的根本保证,同时也是古籍价值的最好体现。

分享到: